以實干求實效 促“營商”為“贏商”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成長的基礎。過去一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招商引資暨加強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工作要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在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創新舉措,以營商“軟”環境,構建梅州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2023年,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4.59萬戶,總量達36.47萬戶,比增6%。
升級紓困惠企政務服務
推出兩批“極簡辦”事項清單,實現市縣兩級23233個政務服務事項極簡辦理;政府投資類、社會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減至18個、13個工作日,壓減時限居全省第一;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不動產登記和高頻民生服務領域共36項改革舉措落地應用;提升“一網通辦”能力,14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指尖辦”……
這是2023年我市圍繞減時間、減材料、減環節、減成本、減跑動,實行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所取得的成果。
“‘雙百’工程開展以來,梅州市各級政府比肩灣區先進做法,最大限度壓縮審批環節、精簡審批材料、提高審批效率,讓企業家們切實感受到了便民利企的政務服務和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深圳市威富集團董事長張少林在威富通訊技術年產值10億元項目動工儀式上說。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當好“店小二”,做好“服務員”。如張少林所言,去年以來,我市圍繞企業和群眾的線上線下辦事需求,以數字化平臺為支撐,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市場主體明顯感受到辦事速度在加快、服務溫度在提升,初步打響了“梅州事好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
厚植投資興業發展沃土
在“后疫情時代”,位于梅江區百歲山腳下的疫情防控隔離點作為青梅互聯網創業產業園煥新而生,配備了136間人才公寓和互聯網培訓、直播、創業中心。此舉是梅江區所嘗試的一項大膽舉措。
曾經的疫情防控隔離點之所以能煥發出新的活力,得益于我市在全省創新實施的“免費模式”,通過盤活閑置資產,變“發展包袱”為投資興業的抓手,吸引更多人才、企業落戶梅州。據市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免費梅州”政策實施至今,已為160多名求職者提供免費住宿,80多人留梅就業,同時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共計發放就業創業補貼4702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筆,貸款金額538萬元,貼息228萬元。
除了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市稅務部門減稅降費、市醫保部門降低繳費基數等“真金白銀”也精準地投向了市場主體。“作為五華縣安流鎮吉程村第一個引入專業水稻生產托管服務的返鄉青年,肩頭的壓力著實不小。”梅州市稻宏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返鄉創業的95后新農人陳偉宏感慨道,多虧了稅收優惠政策的助力,公司從去年開業以來,就享受到近2萬元的稅費減免,節省了一筆支出,讓公司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設備引進中。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7億元;降低企業職工醫保繳費基數和繳費費率的舉措則為企業減負1.4億元,惠及企業近3萬家。
轉變機關干部工作作風
去年10月,市直機關第一批駐企體驗服務員進駐企業啟動儀式暨首期培訓班在梅城舉行,103名駐企體驗服務員分別進駐企業,點對點、面對面開展入企服務,當好企業政策的宣傳員、貼心的服務員、問題的協調員。
2023年,《中共梅州市委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的意見》《梅州市營商環境監督員制度》《梅州市選派市、縣機關黨員干部駐企體驗服務工作方案》等文件相繼發布,以干部作風“大轉變”、機關效能“大提升”,推動發展環境的“大優化”,全面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發展氛圍。
“為營造親商愛商氛圍,市工商聯主動做到由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轉變,聯合制定《關于開展“3+5”服務專項行動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忠表示,目前已在全市組建法律、金融、就業、政策、客商5個服務專班,作為民營企業的“娘家人”,全力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營商環境優化
●2023年,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4.59萬戶,總量達36.47萬戶,比增6%。
●推出兩批“極簡辦”事項清單,實現市縣兩級23233個政務服務事項極簡辦理。
●去年全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7億元。
●2023年,降低企業職工醫保繳費基數和繳費費率,為企業減負1.4億元,惠及企業近3萬家。
●實行營商環境監督員制度,選聘首批30名監督員上崗。
●開展“百名干部進百企”活動,第一批103名駐企體驗服務員已入企服務。(記者 何梓瑜)(梅州日報)